国外研究
目前世界各国对血压的评价,从研究机构的血压测量指南[1-2]、高血压评估和治疗指南[3-4]以及部分高血压教材[5]来看,均要求测量双臂血压(英文简称DABP)。
根据美国JNC1~7(高血压指南)将正常的血压值从1972年的160/95mmhg,收缩压/舒张压=1.68,经过6次修改,到2017年下降为120/80mmhg,收缩压/舒张压=1.5,发现血压在标准下降过程中,肾脏疾病到脑梗的致死率得到改善(未涉及心率)。
2012年1月30日,世界知名医学杂志英国的《柳叶刀》发表了一项meta分析,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左右手臂测出的血压不同,可能是患有心血管疾病,偏差加大会增加死亡风险,指出DABP的测量比单臂血压更重要。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通过分析近10年追踪的高血压患者,数据显示他们十年间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死亡率与体检时所量测的DABP差有关。当收缩压的差距大于10毫米汞柱时,就有相关疾病的风险;而当差距大于15毫米汞柱时,其风险也大为提高。这些发现支持当前的高血压评估指南—在评估是否患有高血压时应测量双臂的血压,否则会漏诊了一些患者。
2012年3月美国哈佛医学院一项研究,通过追踪3400名健康的中年男女发现,DABP相差大于10个单位的,接下来的10年,得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要比压差小的高出38%。左右臂上记录的压力有显著差异,表示可能导致中风,外周动脉疾病或其他心血管循环问题,两臂之间的收缩压差异大于15mmHg,则可能预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增。
意大利瓦雷泽远程医学研究所的Stefano
Omboni及俄罗斯、荷兰和瑞士等学者联合通过一项对社区DABP测量以筛查潜在的血管疾病,通过使用自动BP(血压)监护仪,二侧同时进行DABP测量,可明显发现异常和重要的收缩压与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相关,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是筛查潜在血管疾病的有效工具。
研究结果汇总:心脑血管疾病与双臂之间血压差大于15mmHg或更高,存在明显关联。
国内研究
2018年05月03日人民网生命时报采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教授俞梦越,对DABP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报道,指出双侧血压偏差大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期明医生介绍说,如果双侧手臂血压相差过大,就表明可能动脉血管中存在斑块,导致流动的血液较少,血压降低。当差异>20mmHg以上,
极有可能是局部动脉硬化的表现。如果有胸痛的同时伴随DABP差别过大,要先考虑主动脉夹层这个危重疾病。
青岛市市立医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DABP差值大,增加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等等...
从以上中外学者对DABP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普遍认为,导致DABP差值的原因可能是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所致,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结果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秉华的研究
早在1998年底,加拿大吴秉峻教授在长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DABP变化与中医脏腑辨证相结合,提出了
“血压平衡疗法”。他通过研究双臂同测的10组血压数据变化规律与人体各脏腑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可以将DABP检测应用到脏腑失衡后所引起的系列疾病检测中,从而指导中医实践中的辨证论治。
2009年,由吴教授设计的第一台DABP计研发成功,并获得了北美,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实用新型专利。在此基础上,2012年由台湾HEALTH&LIFECO.LTD改进并生产的DABP计获得了中国医疗器械批号。2019年10月,DABP自动诊断分析方法和自动诊断系统同时获得了中国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2012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中医临床评价中心有关专家领导经过中国驻加使馆牵线,亲临加拿大BENJAMIN血压平衡治疗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和验证,两家单位开始了合作研究,将DABP参数与脏腑之间、与脉象之间的关联引入至中医的辅助诊断。通过对大量各种疾病患者同时量测两臂血压,再用中医的“四诊合参”进行诊断,结合中医的脏腑、生理与功能异常,脏腑平衡理论及“八纲辨证”,对照患者的自诉,病史,遗传及各种医检报告,找出疾病与脏腑,脏腑与血压参数之间的相对应关系,用数据来说明疾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所对应的脏腑特征、形成及治疗后的效果评估,给病人提供一种可视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主要慢性疾病的诊治及后期远程诊断管理,提供了一项简单便捷的方法。
双臂血压平衡技术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并通过验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201307001)
项目名称:3种中医特色技术的规范与评价研究;双臂血压平衡技术经中国中医科学院4年临床研究,通过验收,五诊合参--双臂血压平衡技术被列为国家特色适宜推广技术。
双臂血压平衡技术作为一项新的中医研究成果受到业界普遍关注。为此,2016年8月,由向建华和吴秉峻共同发起,成立江苏秉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发展方向是持续对双臂血压平衡技术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并逐步向社会进行推广和应用。
从2009年至今,吴秉峻及江苏秉华与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临床研究所一直进行DABP临床研究合作。双方在2016年9月3日《环球中医药》杂志发表文章,题目为《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关系的探讨》;《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4;19-26发表了标题为《失眠症中医证候与双臂同测血压规律研究》;2017年5月《中华高血压》杂志,第25卷、第五期发表了《双臂血压差异与血管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医独特技术筛选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与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育室共同研究与探索DABP的差异性对疾病关系的研究。
2017年9月15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完成情况报告,对江苏秉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的DABP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说明(项目编号:201307001,项目名称:3种中医独特技术的规范与评价研究)。
报告指出:
DABP技术结合四诊合参形成五诊合参,将DABP差值临床意义与脏腑辨证结起来,是对传统的脏腑辨证的有益补充,并牵头发起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双臂血压脏腑平衡诊断法》。
2019年10月,DABP自动诊断分析方法和自动诊断系统同时获得了中国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2019年,在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中医临床研究所和广东中医院等专家团队的大力协助下,历时近3年,由江苏秉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DABP中医自动诊断系统完成,其系列计算模型也已经申请了中国及美国专利。目前智能中医大数据服务平台在国内外得到应用,尤其在新冠流行期间,用于远程诊断,发挥了中医特有的优势。公司平台已接诊患者17000多例,得到广泛认可及好评。
近年来运用DABP数值评判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包括日本、韩国分别就不同类型的DABP仪申请了专利。
国内及公司吴秉峻参与研究的项目及论文情况
[1]
李新龙,何丽云,吴秉峻,闫世艳,吴桂云,李鹏,王祥配,李洪皎,张晰,侯爱娟,闫东宁,赵丽嵋.失眠证中医证候与双臂同测血压规律的研究.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4(1):19-26.
[2]
张文霞.双侧手臂血压差别大?小心,这可能是血管有问题!科普湖南在线网2020.06.18.http://www.kepuhunan.org.cn/info/4536.
[3] 吴秉峻.血压平衡疗法-人类的第三代医学. 内参.2011.03.28.
[4] 张棉球.双侧上臂间血压差值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5,9(13):20-21.
[5] 何丽云,李新龙,吴秉峻,吴桂云,闫世艳,侯爱娟,闫东宁,赵丽媚.
双臂血压差异与血管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05):485-488.
[6] 温兴煜,吴秉峻.中医科学化的探索者.科技中国.2011,10:22-33.
[7]
闫东宁,何丽云,吴秉峻,李新龙,侯爱娟.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探讨.环球中医药,2016.9(03):359-361.
[8] 吴秉峻,展望未来2018·聚变江苏秉华健康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参.
[9] 李勇.左右上臂血压的监测与比较分析 .大家健康,2014,8(2):76.
[10] 苏海.重视臂间血压差异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 (2) :101 -103.
[11]
李洪皎,王智瑜,闫东宁,何丽云,中医独特技术筛选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2):651-654.